顯示具有 餌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餌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7月6日 星期一

輪蟲休眠卵孵化過程


當輪蟲遇到不良的環境時會產生休眠卵(耐久卵/Resting egg),我們可以利用休眠卵保種,因此可以省去一直養著輪蟲的辛勞。

以萼花臂尾輪蟲的休眠卵為例,卵如腎形,內有一個空隙,可看到內部的休眠胚胎呈現不透光狀態。

我認為孵化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 當休眠卵萌發時,休眠胚胎會轉為透光狀態 。(過程約12~24小時)

A為孵化前期的卵,B為即將孵化的卵。明顯看到胚胎透光度已不同。

2. 卵殼在無空隙的一端會出現一個小裂口,胚胎會從此擠出。(程約成20分鐘)

A為尚未孵出休眠卵,已有裂口。B為已孵出的休眠卵殼。(紅色箭頭標註為卵殼裂口位置)
3. 擠出的輪蟲並非馬上游動,還需要在突破內卵膜的束縛,才算孵化完成,開始自由游動。(過程約10分鐘)





這是我第一個縮時攝影作品,畫質不是非常好,但是有看到我想要看的東西。分享給大家!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我孵豐年蝦與收蝦方法


因為好友最近孵出了50多隻小魚

而跟他聊天的時候才發現他的孵蝦相當的艱困
(他是用這款http://tw.page.bid.yahoo.com/tw/auction/1219651591?u=Y0560253869)

難怪他會對JBL的高級豐年蝦孵化器相當的嚮往(不過那一個這麼貴,夠他買好多隻珍珠燈了)

所以我發揮了雞婆的精神,幫他弄了一個兼顧 "美學, 力學, 方便, 環保,  低成本" 的孵化器,

並且在此我將討論目前大家常見孵蝦與收蝦方法的優缺點。

首先我們來討論孵蝦兩大派別:"淺盤式"與"打氣式"孵蝦法

淺盤式孵蝦其實對於飼養少量的魚是相當足夠的(大約4條小型魚),

淺盤孵蝦的成功與否與你所放的鹽水深,跟放的蝦卵量有關係。

因為蝦孵化的過程中,需要消耗氧氣,因此淺盤孵蝦只能利用"水面擴散作用"產生的少量氧氣孵蝦。只要記住這個重點,水深不超過1cm,蝦卵不要放太多。大概都可以孵的不錯。另外想要再孵的更多就只能用水盤面積來爭取孵蝦數量。因為光線的關係,蝦苗會聚集在某些地方,用滴管往蝦子密的地方吸。不過蝦殼呢? 就只能盡量避免不要吸到囉。
(不過哈比人的孵蝦盤我沒看過實體,在此沒有討論到)

打氣孵蝦是對於那些慾求不滿的魚兒們的唯一方法(食慾)
因為打氣能夠增加水中氧氣,所以大大增加了孵蝦量。
但是打氣孵蝦的重點不是在孵化量,而是收蝦。
大家所看到的豐年蝦孵化器大多都是底部狹小,上面寬大的倒立寶特瓶狀。
(DIY最難的地方就是底部的打氣管如何接在瓶蓋上而不會漏水)
很高興目前有廠商願意開模做這個打氣蓋子(不過我沒用過保持中立)
若是你克服了打氣管的問題,那麼孵化器就完成了70%。
最後遇到的問題就是-"怎麼叫孵化器立正站好"
大多人都會選擇用垂掛的方式將孵化器站立。
(例如pH8.4小馬哥分享的: http://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56997&page=5)
不過也有人會用另一個寶特瓶當底坐,把孵化器固定在上面。
(例如Coral BBS Hsy1030 分享的孵化器: http://coralbbs.twbbs.org/cgi-bin/topic.cgi?forum=23&topic=1588)

不過過去我自己不愛孵蝦的最大原因就是,DIY的孵蝦瓶很難立正站好。
垂掛式的必須要找到有掛鉤可以掛(還要配合打氣機需要的插座位置); 寶特瓶當底做的方式,很容易頭重腳輕翻倒。
經過這半年來的工藝特訓,我想到了一個不錯的方法。

以下分享我這次做的豐年蝦孵化器
首先材料與工具方面:
寶特瓶一個
包心塑鋼土
風管
調節閥
電火布
1 c.c. Tip
粗白鐵絲
電鑽(鑽尾5.5mm)
老虎鉗兩隻

製作過程:
1.建議挑選圓弧型的寶特瓶,把寶特瓶底部挖洞,千萬不要用腰斬方式去除底部。
因為若是用腰斬的方式,寶特瓶結構會變得很軟,另外就是之後使用時,打氣時水容易濺出瓶子。

2.用電鑽把瓶蓋鑽出平滑的洞,將風管穿入,內塞剪好的tip將風管固定,之後用包心塑鋼土補強。


3.用粗白鐵線圍著寶特瓶靠近底部繞一圈,之後往下方坳出手把樣,最後圍著瓶口繞,並且再往下坳出三隻支柱圓形底座。最後用電火布把需要補強的結構黏好。(直角方面可以用兩隻老虎鉗達成)

4.最後把瓶蓋與瓶子合體,再加上調節閥就可以使用了。

這樣是不是兼顧 "美學, 力學, 方便, 環保,  低成本" 的孵化器 XD

另外我還要分享我收蝦的方法,因為我實在是對目前大家推廣的收蝦方式看不過去。
目前大家收蝦的方式大多是用撈金魚的架子加上200目網(或娟布)(例如這個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108132603029)
不然就是茶具用的不繡鋼濾網(例如這個: http://52hu.com.cn/product-373.html)
最近看到這種網覺得超級誇張(http://tw.page.bid.yahoo.com/tw/auction/f22575645?u=Y7971240466)
,一般小型玩家(1000缸以下的人) 要買三思阿。

為何我覺得不好用呢? 試問目前用這些方式收蝦的人你們的手是不是要扶著濾網? 收蝦苗量多的時候是不是會覺得水會滿出網面來。收完蝦後,你的那堆蝦苗還要再從網面上洗出來?
若是你同意我的觀點,那就參考看看我目前使用的雙層收蝦杯。

構造很簡單,就是兩個差不多大的杯子,但是一大一小。而最好這兩個杯子的水量與你的孵化器水量是差不多的。

我採用的內杯是珍珠奶茶杯,外杯是1L量杯。 內杯底部挖掉,用矽力康將200目網(或娟布)黏在底部。

只要給與高度差,兩隻手都可以空出,另外也可以隨時中止流出的上層蝦殼。
我的A豬A玻璃孵化器,蝦殼主要都卡在周圍,還蠻好用的。缺點是有打破的風險。
收起來的蝦苗若是密度低可以這樣擺三天沒問題
只要把內杯拉離水面就可以集中蝦苗用滴管吸取,沒吃完的就再把內杯丟回鹽水裡。
(我是偷懶把水全部收集,沒有排除頂部的浮殼,所以看起來還是有殼)
以上就是分享我目前所用的孵蝦與收蝦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RAC魚苗吃東西

最近開始孵化出小魚了,
在2010/06/15所收的卵,
在2010/08/15 開始孵化出小魚了。
夏天的孵化其大約兩個月就發眼了,果然溫度高發育的比較快。
(相較於去年秋天收的卵,在今年的春天才孵化出來,等了快半年這麼久)
而之前一直想要跟大家解釋為何RAC早期只能餵草履蟲,這次特別拜託朋友幫我拍照。將草履蟲、豐年蝦、跟 兩天大的魚苗一起拍大頭照。
我的文筆不好,只能用照片來解釋原因。

魚苗跟草履蟲


魚苗跟豐年蝦(一天大的豐年蝦)




希望大家可以了解為何RAC小魚剛出來只能吃草履蟲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草履蟲的飼養

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著養一年生鱂魚,不過要養仔魚前必須要先把他們的餌料搞定。對於剛孵出的一年生鱂魚苗來說,初級餌料必須要會動,且要夠小(豐年蝦是吃不進去的)。我個人推薦草履蟲與微蟲。(人工粉狀飼料就別再浪費錢試了,這類的魚苗是不會吃的)
(因為每次都忘記分微蟲喝果汁,所以一直養不起來。)

草履蟲的來源其實很簡單的,魚缸內都會有(或是居家附近的水溝、小池塘)。
不過草履蟲要拿來當餌料餵魚就必須要稍微用心的飼養。
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其大小是可以用肉眼看得到的。
草履蟲主要吃的食物是細菌,(應該大家高中生物課的時候都有觀察過草履蟲吞食染色的酵母菌。)
因此,飼養草履蟲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活性酵母粉。
我常常會被問到到底要加多少酵母粉呢?
我個人維持草履蟲的方式是,一公升的水添加約兩布丁匙的酵母粉,然後就丟在通風的陰暗角落。

但是請你要注意以下的原則,
1.寧願加較少的酵母粉也不要加過量:酵母粉加入水中後,酵母菌會開始消耗水中的氧氣。
若是過多的酵母菌會讓水中氧氣大減,最後草履蟲會死掉。
2.添加後大約一至兩週草履蟲會長到最大密度,此時也是餵魚的最佳時刻(水中酵母菌含量也會最低)。
3.草履蟲要用來餵魚前切勿再添加酵母粉。
4.草履蟲液約兩至三週後可用一半舊水重新繼代培養。
5.草履蟲不可以在太陽下直射。

雖然說草履蟲是拿來養魚苗的好物,不過也有些缺點:
1.需要定期繼代(大約兩週到一個月要弄一次,不然一定會斷種)
2.會有些臭味(大概跟臭水溝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