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Nematolebias whitei


Nematolebias whitei, 懷氏珍珠

這隻魚原產地巴西里約熱內盧 (North of Cabo Frio, State of Rio de Janeiro, Brazil)聽說原產地已經採不到這隻魚了,換言之他的棲地已經不見了,只剩水族市場與玩家能夠維持這隻魚。這是所有野生動物的遇到的環境壓力,真是可悲。

這隻魚算是入門的魚種,因為卵是超級大顆,魚苗孵出來直接可以當孔雀魚養。 不過產量卻沒有很大,我能夠保種真的是老天賞臉,沒有讓我的努力白費。

我花了一點時間確定這隻魚的種名,因為S屬的分類實在是對我來說有點難度,若是這個經典魚種的種名寫錯了就貽笑大方了。

網路上查到 SOUTHERN AFRICAN KILLIFISH SOCIETY Letters Volume 2, Number 4, 2002 這邊提到 Costa 大神  提出Nematolebias 這個屬,且把 Nematolebias. papilliferus and N. whitei 這兩種魚歸納於這個屬之下。

http://www.scielo.br/scielo.php?pid=S1679-62252006000100001&script=sci_arttext 



這隻魚最大的特色就是不管照射光線如何,臀鰭有很明顯的鮮黃色。體色是篇紅褐色,發情時會加深。身上有銀色的反射紋,需要強白光或藍光才會顯示出來,一般飼養下世忽隱忽現。母魚身上也斑點並且有條紋,
體色為紅褐色
忽隱忽現的亮紋
身上有條紋的母魚

         產卵為深淺型,卵非常大顆,但是產的沒有很多,但是每次收卵都是個位數,不是很好收。魚可以長到非常大,大約 4 cm,可以養非常久超過一年沒啥問題。

想要玩南美魚一定要拜一下巴西學者 Costa, Wilson J.E.M. 因為幾乎南美的魚重要分類都是他在整理的,而且還有一隻魚是用他的名子命名的(Simpsonichthys costai),在此提供朝聖網址,有拜有爆缸(??) ,怎麼覺得他有點像我的一個魚友勒???
PS: 我可以把Nematolebias whitei 自爽嗎?  XD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Simpsonichthys parallelus


Simpsonichthys parallelus 中文名:龍紋珍珠將這隻魚在Simpsonichthys 屬內是算蠻有名的,而且非常的豔麗,玩家流通相當的稀少。就如同種名的描述身上有很多條平行線的紋路。而且母魚身上也是,並非幾塊黑斑而已,非常的有觀賞價值。之前都是看網路上的照片,沒有看到實魚以為它是一隻小巧可愛的魚種,感覺龍紋這個名好像不是很適合。但是拿到實魚的時候,才發現其實真的是一隻有分量的魚種,被叫龍紋也不為過。這隻魚是由巴西學者 Costa 在 2000 所發表的魚種,在南美巴西的Parque國家公園內採集到的。魚卵相當的大,大約有 2 mm。不過產量應該不大,不然也不可能 2000年發表的魚,過了10年到現在這隻魚還是不夠普及的原因。因為技術不夠,我只能拍這種暗黑系的照片,沒辦法拍出整隻魚的美。最後,這隻魚不是我的,是朋友的,所以請不要找我要卵,我只是幫忙分享魚的相貌而已。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Pseudomugil gertrudae "Aru"

Pseudomugil gertrudae "Aru",珍珠燕子阿魯型-

公魚
關於這隻魚的歷史背景資料可以見國寶的部落格文章,我這邊就不班門弄斧了。

這隻魚是這幾年開始流通魚水族市場的,當初我會入手的原因是因為家中太座指定要養的魚種。(因為他看到奇獸老大分享的珍珠燕子照片,所以指定要養的,這該說感謝奇獸大賜毒嗎XD)

我在網路上所查到的地方型有很多(‘Aru II’, ‘Aru IV’, ‘Cadell River’ )。但是到底是不是一個新種,我想只有奇獸老師有能力可以分析出來 (分子marker??)。(不過也要有完整的採集紀錄或是繁殖場貿易商肯給來源資料才行。) 另外這些網路上Aru的相關圖片並沒有互相比較出差異,所以這些地方型的差異還是個謎。 

我個人飼養的心得,不難養。公魚間不管是互相追逐Display或是與公魚向求偶至少都不會像一年生將魚那樣打的破爛,很適合再水草缸裡頭養。(不過網路上也有看到到互相廝殺的照片,莫非我的愛感動他們嗎?) 

最讓我覺得有趣的事情,就是網路上所搜尋的圖片主要分兩類:黃色系與白色系。
這兩類主要的差別就在於,公魚尾鰭的叉尾的尾端的兩個色斑與腹鰭所伸長的鰭條顏色。
黃色型亞成魚

我當初所入手的魚是白色系的,不過他們所生出的子代黃色與白色都有。這真的還蠻奇怪的,我查了網路上國外玩家分享的資訊,大家也有看到類似的現象,這個性狀的變異是否是種內的性狀多樣性或者是雜交產生的,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水產飼料用在觀賞魚方面的心得

水產飼料用在觀賞魚方面

水產飼料對魚觀賞愛好者來說是便宜又大碗的選擇!!

不過真是適合嗎? 以敝人使用過幾年,跟大家分享心得:

第一,魚會吃嗎??

要看你飼養的魚種,血鸚鵡大型慈鯛應該是沒啥問題,只要注意你所購買的粒徑大小,魚吃不吃的下去。 小型的燈科魚需要點時間跟它們耗,等它們習慣了才會吃。

第二,營養成份如何?

每家飼料公司出產的飼料都有表示 粗蛋白, 粗脂肪, 灰份, 粗纖維, 水份。
但是說真的沒有人有這麼多時間去做實驗破解飼料廠標示的正不正確,
以及測試你所投餵的飼料對魚種是不是較正確均衡的營養。
不過粗淺來看蛋白質含量高,價格比較高。
例如:石斑料價格大於鱸魚料,但是石斑料是不是適合你所飼養的觀賞魚,這要持保留態度。

第三,價格怎麼差這麼多!!
成份差異-
水產飼料跟觀賞魚飼料差異最大的就是那些揚色成份,我個人也有想要買蝦紅素自行添加到水產飼料中,但是一問價格才發現,怎麼一罐還原蝦紅素也是上千元,而要添加到飼料也不簡單(要用油脂溶解,添加時又要確保飼料中的油脂不會流失)。

第四,保存問題 (非常大的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是飼料保存的問題。你買市售觀賞魚飼料雖然貴很多,但是都是瓶罐密封分裝好的,比較沒有受潮的問題。水產飼料特別會在加重油脂的含量,但是沒有保存好的飼料其脂肪酸會被氧化,酸敗。腐敗的飼料其實看不太出來,也聞不出來,只有魚吃壞肚子掛掉時你才會發現。並且水產飼料動不動就是10~20Kg的麻布袋包裝,除非你有一個很好的冰箱房或是冷凍櫃,不然這樣的飼料其實放久了會比較容易出問題。若是依照目前天龍國的房價來說,可能要有10萬塊空間設備大小才能放的下這一袋。所以當你購買了一大袋的水產飼料,相對來說你也付出了囤竟成本。

第五,投餵魚缸的問題
前面提到了水產飼料特別在油脂的含量是較高的,所以一般人持續丟魚缸大概一週後就會看到水面浮油與水體白濁的景象。目前的食用魚水產養殖環境還是用天然的室外土池,而這種水體大與底土的菌相豐富還有藻水等優勢都可以輕易的解決這些問題。而觀賞魚水族箱只能靠有限的濾材處理水質,若是用觀賞魚飼料習慣投餵水產飼料,相信我那一定會很可怕的。

第六,繁殖場用比較好?
繁殖場養魚的方式絕對跟你在家裡養魚的方式不一樣!
繁殖場有分天然池飼養,室內水泥池飼養,還有工作室精緻飼養這幾種方式。不管那一種繁殖場,他絕對是很用心與有能力可以掌控水質條件(不論是換水或做水),一般家庭民眾應該沒有那個閒情逸致每天搞這些。因為在家養觀賞魚本來就是要養來觀看的,你丟這飼料搞到最後要常換水,那麼你需要衡量是否真的是你要的。

第七,怎麼選飼料?
觀賞魚飼料可說是百家爭鳴,連做人吃的統X也賣,我想理由應該很簡單,就是利潤不錯,魚吃出問題也不會被告(XD)。 不過說真的,一個飼料好不好對我來說真的蠻簡單的,就是嗜口性與包裝日期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你的魚可能是因為吃壞肚子而生病的。)。我只選有包裝日期與保存期限的品牌,因為至少能夠讓我確保這個魚吃了不會有事。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記者你還在幹嘛!!!蘇眉已經有人工繁殖的魚了!!!!


http://tw.myblog.yahoo.com/chen-minlung/article?mid=1541&prev=-1&next=1533
剛剛看到這個部落格的照片......
好像真的成功了!
世界上應該還沒有人繁殖成功..
不過這個石斑育苗高手突破了!
真的是世界第一!!!
記者你怎麼還不趕快報阿!!!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Aphyosemion poliaki


Aphyosemion poliaki-(PLK) 波氏鰭,這是一隻非常有趣的魚隻。好像蠻多人叫Aphyosemion為二線,而這隻PLK是我第一隻接觸的多年生將魚,當時其實搞不太懂為何叫做二線。但是跟它相處了半年的時候才搞清楚二線的由來。原來這類的魚的體色蠻多樣的,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他們身上有兩條黑粗線,所以叫做二線。


種魚
F1

但是這兩條黑粗線並非是一直的表現在體色,會隨著環境跟魚隻的窘迫程度而若隱若現。這隻魚非常的害羞,想要養的人我會建議給它們比較幽暗的環境,適當的躲避物,他們會像作迷藏一樣,突然跑出來給你看一下,然後就又躲起來。他們的體色真的還蠻迷人的,因為他的害羞不容易拍,所以讓我一直醞釀很久才跟大家分享他最好的一面。



可惜這張照片沒有一柱擎天的背鰭,只好來一張特寫。

跟種魚相比,這隻國中生的鰭應該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還有一件事要跟大家分享的喜悅是,他們肯賞嘴開口吃海豐e定紅的飼料,我真的是痛哭流涕阿 /(>m<)>rz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Nothobranchius fuscotaeniatus


Nothobranchius fuscotaeniatus ,中文被業者稱呼成藍精靈或綠精靈。這隻魚根本就是暗黑版的漂亮寶貝魚嘛,不過他絕對不是RAC的變異種,而是完全不同種,所以千萬不要把他們互相雜交。一般魚在水族館裡本身沒有那麼鮮艷,乍看之下還有點髒髒的樣子,所以可能是一般水族館上不常見的關係吧。不過給它們好的環境跟適當的光線,他們反而可以呈現出典雅高貴的樣子。身上的反射鱗片會藍綠交替變化,十分有趣。當兩隻公魚互相Dispaly時紅色的鱗片會特別的鮮紅。不過這隻魚我陸陸續續入手了快要十對了,卻還是養不起來,不是暴斃就是胡椒,現在只能放放遺照給大家看了。